法国科幻大师多半都是“半路出家”

  法国是科幻文学的发源地之一,百年来科幻大家层出不穷,但正如法国学者叶连娜·郎丽所言,长期以来科幻文学在法国属于“亚文学”范畴,大学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科幻专业,也没有“科幻博士”之类的学位可以深造。法国科幻作家多为“半路出家”。

  科幻之父儒勒·凡尔纳的大学专业是法律,著名科幻/纪实两栖作者皮埃尔·布勒(创作出《桂河大桥》和《人猿星球》两部类别大相径庭的代表作)是法兰西高等电力学院出身的工程师。记者出身的科幻作家也不少,如号称“诗人科幻作家”、第一位在时间旅行类作品中提出“祖父悖论”的勒内·巴雅维尔,是法国《新观察家报》的资深国际事务评论员,以撰写美国政治事务评论著称。还有些科幻作家出身特别,如当代著名玄幻作家贝尔纳尔·韦伯是一名“灵学家”。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法国科幻作家极少文学系出身,而是以工科或新闻学背景居多,这是因为科幻作品需要丰富的信息和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拥有工科、新闻学背景的人更具优势。这种学科尴尬让法国科幻文学教育出现郎丽所言的“亚文化”特色,即本应有所贡献的各大学文学系对科幻研究长期不够重视。倒是学术研究机构会通过研讨会、展览等方式介绍科幻成果,奖掖后学,如2010-2011年法国拉维莱特科学院举办了号称“盛会”的科幻展示研讨会。法国尼斯大学自2003年起,每隔3年举办一次科幻作家学术研讨会。科幻学术研究的最高机构是1979年成立的“想象类文学研究中心(CERLI)”,该中心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年会,挂钩杂志《奥特朗托》号称法国科幻“学院派”刊物,但发行量有限且内容不仅限于科幻文学。

  相比而言,出版社和杂志社是法国科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1974年法国科幻动漫家莫比乌斯等组建科幻动漫创作团队“人形联盟”,并创办第一本科幻动漫周刊《金属咆哮》。这本杂志在1977年搬去美国前,扶植了大批科幻作者。2000年,法国第一家专业性科幻、奇幻出版社——布拉格隆内独立出版社成立,开始用编纂科幻丛书的形式培养和召集科幻作者,先后推出多套科幻丛书和科幻系列漫画。科幻出版社、杂志社为有志于科幻文学创作的新手提供了“练手”平台和谋生之路,让他们中的佼佼者可以一路走下去,这也是战后大多数国家科幻、玄幻类作家的主流培养途径。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法国科幻大师多半都是“半路出家”]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5-01-04 20:04:01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